免费下载从业必备文件:CCAR-92 空域分类方法 国务院条例
据《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达126.7万架,2023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311万小时,全行业有效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本,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且使用民用无人机的通用航空企业1.98万家。据民航局统计,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将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数达到了981.6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4万小时。由此可见,我国无人机行业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场景深化 无人机需求更多元
无人机作为全球信息时代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其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全面发展。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深化,市场对无人机的安全、质量、功能和性能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还伴随着对无人机标准化管理的更高要求。
2021年9月,根据标准体系动态更新机制,为扎实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无人机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制定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年版)》,旨在提高无人机监管水平,规范行业发展、市场秩序和行业行为,引领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发挥标准引领和规范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2022年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十四五”民航立法专项规划(2021-2025年)》,要求适应新领域、新业态发展,从适航审定、人员资格、空管服务及运营等多个环节推动民用无人机领域制度建设,维护航空安全,促进无人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2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指南V1.0》,提出“统筹协调、系统全面、实用兼容”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法规标准体系构建原则,明确“1+N+X”的总体思路(“1”即1部顶层规章,“N”即N份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X”即X份技术标准)。
据初步统计,现行有效的无人机国家标准共35项,其中强制性国标1项,推荐性国标34项;现行有效的无人机行业标准共72项,涉及民航(11项)、环保、出入境检验检疫、气象、农业、邮政、公共安全、通信、林业、石油天然气、电力、测绘等12个行业领域;现行有效的无人机团体标准超过450项,发布机构涉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等45个社会团体。
面对全新的发展道路,新质生产力对因地制宜开展无人机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本质要求,要发挥无人驾驶航空法规、标准建设对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和支持作用,标准化研究要站在更高起点,服务无人机行业。
多重挑战 标准化建设方兴未艾
在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的进程中,无人驾驶航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低空产业的前沿阵地,面临着国内外经济、产业、竞争形势与政策变化的多重挑战。
无人机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特点。目前大疆在美国执法机构中的市场份额为90%,在应急救援领域高达92%,美国的全面禁售法案与我国的出口管制措施相叠加,可能对全球无人机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无人机适航审定现已全面开展,最大起飞重量25千克以上的中、大型民用无人机在投入市场前,需进行适航审定,通过型号合格证(TC)批准型号设计,但目前的发证量相对有限。因为国内注册的中、大型民用无人机达到10万架,待审型号超过500个,发证频率约1.5张/年。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的核心,尚未要求达到民用航空运输飞机的研制保证等级,如何在传统适航审定路径的基础上,表明无人机航电系统对安全性目标的符合性,需要进行全新探索。
当前低空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显著,“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中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正加快成型。保时捷、大众、广汽、小鹏等车企依托车规级研制经验,瞄准eVTOL细分赛道,深耕三电技术,跻身民用航空产业链条。中国电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莱斯等加快布局信息化设备研制,在卫星导航干扰源监测识别、5G-A通感一体、长距高速通信数据链、民用航空指挥信息系统等领域加快技术积累。
各类金融机构也逐渐进入行业细分领域,红杉、高瓴、深创投等机构不断加注,希望在国内外讲述城市空中交通新故事,开辟电动航空新赛道。中金证券、天风证券、民生证券等投资机构则利用“案头研究+走访调研”的工作方式,使无人机专业信息获取更加扁平化、时效化。
综合来看,无人机大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为维持安全稳定、长效增长、技术赋能的发展局面,全力支撑民航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无人机标准化建设作为开展民航行业监管的有力抓手之一,具有深远意义。
产品迭代 技术革新引领未来
在民航适航管理体系中,无人机适航要求、合格审定指南、符合性方法等规范性文件对下游技术标准立项、制定、使用、反馈要有一定的引导性,各类技术标准对规范性文件的解构、细分、量化、发展亟待系统化。为进一步适配民航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支撑民航规范性文件、延续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法规标准管理模式,可将团体标准作为主阵地,推动其向行业标准、国际标准转化,统筹标准化审定、认证、检验检测、试验验证资质,创立“垂直管理-试验示范-资质授权-政企协调”的标准化机构建设新形态,从而加快完善基于适航审定的市场准入机制,依托标准化成果推进认证、评估、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和服务形式,实现行业管理与市场结构的良性衔接。
无人机产品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等一系列技术革新。面对海量的应用需求,团体标准立项发布持续加快,导致在产品应用效果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标准制定缺乏技术路径先导,其技术路线图、成熟度指标等缺乏规模化验证。为彰显标准的技术特征,需要面向多学科门类,推动无人驾驶、数字装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交叉融合,使标准的功能适用性得到增强。对于飞控系统、数据链路、动力装置等关键系统,应加强技术路径研判,使标准的改版、升级更为精准。为进一步推动标准的普适性和接受度,可借鉴系统工程、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多种体系模式,明确具有技术周期特性的标准研发-实施-反馈价值规律。
标准化的持续推动,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搭建。无人机标准化需要依靠系统的研究分类、评估方法和发展路径。业界当前对标准化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同,团体标准在职称评定、人才称号、奖项申报、科研成果考核、行业应用等方面处于配套地位,未来应更多聚焦新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在能力建设方面,新型标准化人才需要具备一线研发测试经验,能够把握前瞻技术方向,在各类标准立项、起草、研讨、修编等活动中,持续提升业务素养,面对多个利益相关方提出的不同指标诉求,能够聚焦矛盾焦点,实现相对平衡,面对国际形势、行业变化和政策诉求,能够研究和提出标准化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
当前,各类无人机平台、系统和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日益提高,部分通用芯片、机载软硬件等已经实现国产平替,但对于如何应对全球化竞争格局,相关产品应用案例仍需市场检验。目前看来,国内主导的无人机国际标准数量较为有限。对于无人机标准的国际化推广,需要立足无人驾驶航空,改进及合理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加快发布国际标准并促进其实际应用,组织各国专家开展会议研讨及交流合作。同时应充分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诉求,面向类政府成员、运营商、制造商、融资机构、科研院所和区域组织,建立一个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无人机标准体系的加快构建,将为丰富民航法律法规规章体系建设内容、推动无人机法规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协调推进,全面推动无人机行业安全、技术应用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运送血液制品。
无人机进行农化作业。
无人机编队停放。